三季人的故事

有一天,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,來了一個客人問他:“你是誰啊?”
他很自豪地說:“我是孔先生的弟子!”
客人就說,“那太好了,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?”
學生很高興的說:“可以啊!”他心想:你大概要出什麼奇怪的問題吧?
客人問:“一年到底有幾季啊?”
學生心想,這種問題還要問嗎?於是便回答道:“春夏秋冬四季。”
客人搖搖頭說:“不對,一年只有三季。”
“哎,你搞錯了,四季!”
“三季!”
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下,就決定打賭:如果是四季,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。如果是三季,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。
孔子的學生心想自己這次贏定了,於是準備帶客人去見老師孔子。
正巧這是孔子從屋裡走出來,學生上前問道:“老師,一年有幾季啊?”
孔子看了一眼客人,說:“一年有三季。”
這個學生快嚇昏了,可是他不敢馬上問。
客人馬上說:“磕頭磕頭!”
學生沒辦法,只好乖乖磕了三個頭。
客人走了以後,學生迫不及待地問孔子:“老師,一年明明有四季,您怎麼說三季呢?”
孔子說:“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色的嗎?他是螞蚱,螞蚱春天生,秋天就死了,他從來沒見過冬天,你講三季他會滿意,你講四季吵到晚上都講不通。你吃虧,磕三個頭,無所謂。”
孔子弟子頓時有所悟!
也許這只是一個故事,但卻不得不承認這其中蘊涵著一個很大的哲理。
現實中我們通常會見到某些人為了一些小事,而爭論不休,最後不搞個面紅耳赤、不可開交決不罷休……
現實中我們通常會見到他人對某人的言行舉止指手劃腳、說三道四……
現實中我們自己也會時而的根據自己的判斷為他人、社會做出相應定論……
事實上,只要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之中,只要我們需要與他人社會有所接觸,那麼我們就都會再所難免的遇見或扮演三季人!
為什麼會這樣?
其實,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,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、信仰、思維模式、理念都是有所不同的,所以導致我們的性格特徵、言行舉止都會有所不同,於是我們每個人就都有自己選擇的原則、標準以及權利!
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不同,又各自都習慣於堅持自己的看法,所以就在所難免的會些某些不同意見的存在。就此而論,選擇自身其實是沒有是非對錯的,重要的是自己喜歡與最適合,所以每個人都有堅持自己的權利,也都有尊重他人的必要!但前提是,自己的選擇沒有對他人、社會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。
如果一個人骨子裡就是認為一年有三季,那麼再與他爭辯又能怎樣?與其讓一些無畏的事情幹擾自己的心情狀態,到不如學學孔子,權當他是三季人吧!
反過來想:既然聖人都說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,那麼我們自身又怎麼能永遠不犯錯呢?所以我們也需要不時的自省,看看自己是否也在扮演「三季人」。
畢竟,成功者光靠別人的尊重、理解是遠遠不夠的,而我們若想獲得他人、社會真正的、更深層次的敬重與信服的話,首當其衝就是要避免做「三季人」,其次也要有容納「三季人」的心胸。
 
 

思考力會持續分享好文章,讓讀者充滿正向思維
如果你喜歡,請不吝分享正能量
把愛傳出去!

line@生活圈:@jnn7590t
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eabetterthinker/
Instagram(IG)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owtothinkmore/

arrow
arrow

    思考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