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養自信積極的孩子

自信心是孩子的潛力的“放大鏡”。 正如範德比爾特所說: “一個充滿自信的人,事業總是一帆風順的,而沒有信心的人,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的門檻。” 

成長在一個期望高,只有批評沒有誇獎的環境的孩子; 很難得到自信。相對來說,一個積極誇獎、正面回饋的環境會激發孩子的自信。 

我剛來美國時,因為背數學公式的能力讓老實說我是“數學天才”。 

雖然我心裡知道,自己並不是什麼數學天才,只是把以前死記硬背的東西搬了出來,但自信的力量是無窮的,我開始在自信心的驅動下努力學習英文和數學,並真的在全州數學競賽中拿到了冠軍。 

給孩子正面的回饋。 讓他知道你注意到了他做的每一件好的事情。 

我小女兒小時常跟我說“我好笨”,其實她一點都不笨,只是惡意的同學中傷。於是,我慢慢培養她的自信。 我看她的日記寫得很好,就誇獎她,鼓勵她再多寫一點。 她寫出興趣後,居然自己寫了一本“自傳”,到處給人看,還放到了我的網站上的《個人背景》裡。(這個時候我覺得她該學點謙虛了!) 

自信是需要逐步培養的,所以你可以幫助你的孩子做一個長期的可衡量的計劃。 

就像我前面提到女兒發言的例子。 
我和她制定了一個可衡量的、實際的目標: 
她每天舉一次手,如果堅持一個月就有獎勵。 
然後,我們慢慢增加舉手的次數。 
一年後,老師注意到,她對課堂發言有了足夠的自信。 

首先,你要先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。 

在美國小學做過一個針對18個學生的試驗,讓老師先入為主地認為一個孩子是有 
“最佳發展前途”的(雖然孩子是隨機挑的)。 

因為相信孩子出色,老師常給孩子正面評價。 
結果真的激發了他的自信,讓這18個學生表現得比原來的期望高。 
所以,你如果希望孩子有自信,首先你要相信他的能力。 

如果你想培養自信的孩子,最好留意你用的每一句話、每一個詞。多做肯定性評價: 
“我相信你做得到的”、“我對你有信心”、“你做得真出色”……

卡耐基在他的人際交流課程中曾提過這樣的一個例子…… 
如果要改變一個孩子讀書不專心的態度,我們可能會這麼說: 
“約翰,我們真以你為榮,你這學期成績進步了。‘ 
但是’假如你在代數上再努力點兒的話就更好了。” 

在這個例子裡,約翰可能在聽到“但是”之前,感覺很高興。 
馬上,他會懷疑這個贊許的可信度。 
對他而言,這個贊許只是要批評他失敗的一條設計好的引線而已。 
可信度遭到曲解,我們也許就無法實現我們要改變他學習態度的目標了。 

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困難,只要把“但是”改成“而且”, 
就能達到我們的目標了: 
“我們真以你為榮,約翰,你這學期成績進步了, 
而且,只要你下學期繼續用功,你的代數成績也會很出色。” 


 



思考力會持續分享好文章,讓讀者充滿正向思維
如果你喜歡,請不吝分享正能量
把愛傳出去!

line@生活圈:@jnn7590t
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eabetterthinker/
Instagram(IG)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owtothinkmore/

arrow
arrow

    思考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